校报2012年第15期 第6版对公司老员工科技创新事迹以题为《太阳成集团tyc9728创新环境为员工成长搭建大舞台》进行报道。电子版网址为:http://sydxb.upc.edu.cn/weekly/show.aspx?id=21198,原为如下。 “作为一名普通的本科生能够取得如此多的成绩,这得益于学院为本科生搭建的科技创新平台。”太阳成集团tyc9728应用物理学专业2009级潘圆圆的一番话代表了学院不少老员工的心声。 刚刚被评为团员标兵的她在大二上学期就作为负责人申请了国家老员工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去年参加山东省物理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现已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7篇。 回顾这些成绩,潘圆圆总结了两条“经验”:“一个好的导师培养一个好的习惯。”“感谢王殿生和刘超卓老师对我的培养。我大一下学期就在王殿生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接触老员工创新实验。”“一个好的制度造就一个好的环境。”“精英人才培养小组这个员工平台给我提供了很多的锻炼机会。科学扎根于讨论,小组每两周汇报一次,每个成员有自己的研究项目,汇报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与探索的过程。” 潘圆圆总结的两条经验其实是太阳成集团tyc9728为老员工搭建创新舞台的一个生动写照。为积极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太阳成集团tyc9728自2011年5月成立以来,整合教团队源,积极搭建平台,推进班主任工作、科技指导教师管理工作等,全力助员工成长成才。目前130多位指导老师热心指导老员工科技创新工作。为激发同学们科技创新热情,给热爱科学、喜欢钻研的员工提供一个平台,太阳成集团tyc9728特别组建了物理、数学和材料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由各专业成绩优秀,基础知识扎实且具有良好科研潜质的员工组成,不限年级、专业的小组为同学们开展科技活动创造了条件。 太阳成集团tyc9728近年来逐步完善本科生人才培养机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浓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氛围,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理念,整合师生资源,积极搭建平台,努力营造氛围,多渠道促进老员工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为本科生创新性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应用物理学专业2008级本科生赵继飞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已被保送到北京大学重粒子物理研究所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大学期间他仅在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就发表论文3篇,“我想正是学院这种全员育人的气氛,老师的谆谆教导,诲人不倦的态度,才使自己的科研之路趋于平坦并逐渐走上新的高峰。” 2011年,太阳成集团tyc9728本科员工先后参与科技竞赛600余人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9项,本科员工以第一作者在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2篇,其中核心期刊17篇、国家级期刊论文2篇,获批专利5项,获批国家级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个。 “员工是太阳成集团tyc9728的未来,交叉是创新的源泉。太阳成集团tyc9728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体现基础理论厚重、计算能力强化和自我动手训练常态化。”公司党委书记李维国认为,“关爱员工就要落实到助推员工成长这个‘实处’”。 |